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創新發展活力的源泉,是城市決勝未來的關鍵,青年與城市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和長久繁榮的基礎。近年來,海口市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的重要闡述,堅持黨管青年原則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加快建設自貿港核心區和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的目標,高位推動海口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以下簡稱“試點工作”),讓海口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海口更有為,助推青年與海南自貿港雙向奔赴。
一、堅持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讓青年與海口雙向奔赴
海口始終堅持黨管青年原則,高度重視黨的青年工作,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全力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高位推進,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試點工作,審議通過了《海口市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市政府將試點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2023年市政府重點工作。多方聯動,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聯系)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共同擔任召集人,團市委為牽頭部門,組織、宣傳、財政、人社、發改、教育等37個部門參與的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團委協調、各方共管”的青年發展工作格局不斷鞏固。全面保障,建立跟蹤督辦、月度報告機制,將試點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督辦事項,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試點工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二、搭建“三大育青平臺”辦好青年筑夢海口的“發展大事”,讓青年在海口更有為
海口在青年“發展立業”方面做足文章,突出制度創新,致力于在產業人才匹配、青年就業創業、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搭建“三大育青平臺”,讓青年更好的施展才華干事創業,提升青年獲得感和成就感。
(一)不斷提升重點產業和人才服務力,搭建青年“筑巢引鳳”平臺
加快重點園區高質量產業項目聚集,為青年人才發展“筑巢”。通過推動重點園區產業多元化發展,為青年人創造更多就業發展機會。江東新區加快推進生態CBD、臨空經濟區成形成勢,引進中石油、中能建等一批重點企業,建設海南能源交易大廈、海口金融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高新區加快培育海口“新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持續領跑全省。綜保區智能化加工制造中心、日用免稅品公共保稅倉、中免保稅物流中心等建成投用;珠寶國檢集團海南實驗室成立,戴比爾斯永恒印記鉆石珠寶、翡翠玉石加工廠投產。復興城園區數字創意設計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加快布局。全方位做好人才引進服務工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引鳳”。持續推進“百萬人才進海南”“椰城優才計劃”等招才引智行動,大力加強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產業、總部經濟產業等四大重點產業領軍人才隊伍建設,計劃5年內引進1000名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或獲得高級職稱人才,每年引進“雙一流”等高校本科及以上畢業生2000名。自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我市累計引進人才21.1萬人,占全省79%,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才有10.23萬人,占全市引才的46.3%。
(二)不斷扶持青年就業創業創新,搭建青年“孵化騰飛”平臺
堅持做好青年就業服務工作。發布《海口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指南》,從就業服務、企業吸納、自主創業、職業培訓、靈活就業、就業援助、生活服務等七大方面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政策參考。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等形式多樣的專項招聘活動,并為畢業生提供求職技巧、職業規劃、就業手續等指導。持續提升青年創業服務質量。建立健全“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全鏈條全要素的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全市正常運營的科技企業孵化器有12個、眾創空間33個、大學科技園1個、星創天地5個;出臺實施《海口市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和運營獎勵補助暫行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單位提供最高不超過120萬元的運營補貼費用;出臺高校畢業生1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以及最高30萬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開發線上創業貸款服務平臺,率先在全省實現“5分鐘申請、3分鐘審批、1天內放款、0紙質材料”創業貸款申請;探索建設海口市創業項目庫,通過招商加盟、合作發展、快速復制等方式促進創業政策有效落地。不斷優化城市創新環境。海口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城市,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5%達到965家,認定省高新技術領軍企業3家、瞪羚企業12家分別占全省100%和55%,新增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創建市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工作室6家,示范帶動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產業工人。
(三)不斷加強青年思想教育實踐,搭建青年“價值展現”平臺
堅持“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堅持黨管青年的工作原則,持續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引領。針對全市青年黨員、青少年群體常態化舉辦各類紅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500多場次;首次發布反映“共青團以志愿服務引領青年融入發展大局”的微電影《成團》;“大思政”經驗材料《海口新探:讓大思政看得見、摸得著》入選中國青年報《團課》欄目,并向全國推廣。引導青年有序參與社會治理。以志愿服務為抓手,引領青年參與全市中心重點工作。疫情防控期間,組織3萬余人次青年志愿者配合開展信息采集等志愿服務工作,志愿服務總時長達23.1萬小時,協助完成核酸檢測200萬余人次,以此打造的“疫起成長”志愿服務項目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全國金獎。第二、三屆消博會期間,累計組織2622名青年志愿者保障68類崗位、服務60萬余人次,并獲《央視新聞聯播》等多家中央媒體多次關注報道。選優樹優表彰青年先進。注重在各領域挖掘選樹青年先進典型,標榜新時代海口青年擔當。全市各級各部門推報評選的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先進、道德模范、海口好人、勞動模范、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希望工程愛心人士、青年崗位能手、青年五四獎章、三八紅旗手等各類榮譽均側重考慮青年人選,通過選樹典型,肯定青年崗位建功的社會價值,進一步激勵全市青年堅決扛起建設海南自貿港的省會青年擔當。
三、做好“四大服務場景”解決青年扎根海口的“關鍵小事”,讓海口對青年更友好
海口市在把青年“留下來”方面下足功夫,致力于在城市品味度、居住環境、生育養老、子女教育等生活配套方面著力打造“四大服務場景”,讓青年安心宜居幸福成家,提升青年歸屬感和幸福感。
(一)提檔升級城市品質,打造青年休閑文化場景
優化濱海城市公共服務空間。將青年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大力打造符合青年審美特點的高品質公共空間。加快建設省會城市十大公共文化設施,西海岸貫通更新工程全線開放,建設高品質黃金岸線。打造9條特色文化商業街區,騎樓老街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打造適應青年消費心理和特點變化的生活消費打卡地。提升自貿港免稅消費體驗,成功舉辦三屆中國消費品博覽會,“世界最大單體免稅店”海口國際免稅城開業運營;打造海口特色夜市文化,累計打造五源河潮玩夜市、陸海空特色美食夜市等特色夜市17家;深入挖掘海口特色建筑、新興文化的特色亮點,打造云洞圖書館、天空之山等一批網紅打卡地,推出“初見海口”“漫享海口”“食色海口”三條海口旅游線路產品。豐富青年文體活動項目。結合濱海城市特點和氣候優勢,打造青年文體賽事之城。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正式掛牌,成功引進中超聯賽等11項全國性賽事活動。舉辦2022全國滑水錦標賽、2022賽季中國男子三人籃球聯賽總決賽等國家級體育賽事,以及迷笛音樂節、“遇見敦煌”光影藝術展、薛之謙演唱會、《愛樂之城電影作品音樂會》等一批文化活動。
(二)優化住房保障服務,打造青年安居宜家場景
加大住房土地供應。有序實施土地資源供應,持續實施差異化產業用地供應政策,“混合用地”“帶方案出讓”等供地新模式相繼落地,常態化運行“土地超市”平臺,精準服務房地產市場系統調控。完善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構建以安居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為主體的租購并舉住房保障與供應體系,開工建設安居房項目29個、提供住房28264套,永秀花園人才公寓項目1035套房源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統籌管理,多途徑滿足新市民、青年人才過渡性住房需求。
(三)加強生育養育配套,打造青年無憂生活場景
強化政策配套支持。建設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出臺《海口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增加優質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推進普惠托育服務。考慮職業青年照料嬰幼兒的困難,全市招收3歲及以下嬰幼兒的機構數達到385家,提供11575個托位。優化社區養老條件。為緩解青年人贍養老人的后顧之憂,大力促進老年人便利化就醫,加強社區5G智慧醫療設備配備,配套建設護理站、健康體驗館、長者健康中心等醫療服務設施。搭建青年婚戀交友平臺。針對各類青年婚戀交友困難的問題,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優勢,開展“遇見你·心海口”高層次青年人才專場聯誼等一批各類青年聯誼交友活動。
(四)做足教育健康安全保障,打造青年子女宜學場景
加大教育資源投入。推進學校優質資源共享組建教育集團10個,推動新(擴)建中小學校31所新增學位15030個;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銀發精英”教師人才匯聚計劃,面向全國選聘優秀校長、青年骨干教師,重點培育一批中小學幼兒園省級骨干教師和省級學科帶頭人;緩解青年雙職工中午接送孩子難的問題,將中小學午餐午休服務列入2023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今年內將實現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持續推進“雙減”試點工作,全力推動校外培訓機構規范化管理,大幅壓減義務教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持續優化提升課后服務質量、拓寬資源渠道、豐富課程內容。推動中小學生增強體質,以“基礎托管+拓展課程”的模式開展多種運動類的課外活動,確保在校學生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時間;開展市級陽光體育活動競賽,通過以賽促訓的方式普及推廣各類體育項目。持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開展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和示范校創建工作,推動實現城區和鄉鎮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課程、輔導室全覆蓋;加強海口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服務,開展“輕松備考 與你同行”等一批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不斷優化青少年成長安全環境。實施“護苗”專項行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等,全市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配備率達125.4%,實現校園全封閉管理、專職保安配備、“護學崗”設置、一鍵報警系統安裝“四個100%”。加強青少年安全防范工作,打造海口市首個中小學生安全應急綜合演練基地,創建3所國家級、4所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海口將以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為契機,充分照顧青年特點、突出青春元素,深度探索和營造青年優先發展的良好環境,切實解決青年的“發展大事”和“關鍵小事”,提升青年扎根海口的幸福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