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一年一度的團圓日子,
又到一年一度思念的季節,又到一年一度情濃的時分!
今年,你的中秋,又蘊含著什么樣的情感呢?
你的愛,你的思,你的念,都會在這一天無限涌流出來吧!
中秋節,是遠方的親子對家鄉的思念。是一家人團圓的好日子,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各自情感的中秋文章和詩句,帶著各自色彩,各自情感,讓世人傳呤,讓思念一代一代人的更迭流淌!
在一首首經典的詩詞里,蘊含了你的哪種情感色彩呢?
《水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是何年。我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員?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賞析: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吊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剎那時間,像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這首詞,作者別出心裁,不寫思鄉、不寫悲歡離合,通過對宇宙星空的觀察,思想暢想,回憶古代關于月亮的故事和傳說,提出了一系列的疑問。所這這也被稱為是一首最具想象力的中秋詩詞了!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眺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也常常被稱為最多情的中秋詩作!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賞析:這首小詞,是蘇軾與他的弟弟蘇轍久別重逢,在中秋佳節共同賞月時寫下的。題目是“中秋月”,表達的是共同賞月的喜悅之情,用《陽關曲》作詞牌,又抒發了相聚后不久又要分別的哀傷與感慨。整首詞的意思是說,夜幕降臨,云彩散去了,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像玉盤一樣轉到了天空中,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兒總是被風云所掩蓋,遇到像今天這樣美好的景色真是太少了!可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在何處觀賞月亮呢?所以也有世人評說,這是一首最感傷的中秋詩詞作品了!
《子夜吳歌·秋歌》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長安籠罩在一片朦朧的月光中,家家戶戶都傳出搗衣的聲音。綿長的秋風吹不盡對遠征玉門關的親人的一片關切之情。什么時候才能蕩平敵寇,我丈夫就可以結束遙遠的征戰生活?全詩表達了妻子秋夜懷思遠征邊塞的丈夫,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如果是母親就是兒子)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這是堪稱最纏綿幽怨的一首中秋之作了!
聲 明
圖文素材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僅作分享,不作商用
原創不易,我們尊重原創
保護原創,鼓勵原創
如有侵權,請后臺留言聯系處理